top of page

糖尿病飲食控制 | 醫健頻道

已更新:2020年2月7日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都市常見的疾病,它屬於內分泌疾病。由於患者體內血糖過高,身體未能有效分解及處理,因此糖分會由尿液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糖尿病主要分為一型及二型。一型糖尿病主要與基因及細胞病變有關,故此發病期較早,常見於年輕人,佔糖尿病症約5%至10%。二型糖尿病比較常見,因二型糖尿病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常見於較年長人士,包括中年及老年人士,佔糖尿病症約90%至95%。



其他糖尿病分類包括:(1)妊娠性糖尿病及(2)繼發性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是指女士在懷孕期間血糖超出正常水平,但一般產後便會恢復正常。繼發性糖尿病是指由其他疾病所誘發的糖尿病,例如是慢性胰臟炎及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等。糖尿病若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可引發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急性併發症較為常見,患者會突然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甚至突然昏迷,需要送院治理。慢性併發症多為血管疾病,由長期糖尿病引發,包括血壓高、冠心病、失明、中風、細胞壞死等。


好多人都有糖尿病,但唔通個個都想有糖尿病咩~一旦患上糖尿病,後果十分麻煩,因為器官有可能已經受損到不能逆轉的階段,要救都難。 「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出現空腹血糖異常(IFG)及/或葡萄糖耐量異常(IGT)的情況,他們的血糖值雖未達診斷為糖尿病的標準,但卻高於正常。糖尿病前期的徵狀包括口渴、尿頻、疲倦、眼朦、體重下降等。有高危因素患上『糖尿病前期』的人士,包括家族成員有糖尿病患者、40歲或以上的人士、肥胖、高血壓及血脂過高者,除了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外,亦應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簡單快捷地檢查血糖水平。


方法是先測定空腹血糖值,而空腹血糖又在7.0mmol/l以下,則診斷為血糖水平不正常,屬「糖尿病前期」。 其實大家如果多一點身體檢查控制好糖尿病飲食,定期了解個人血糖情況,努力管理好日常生活、糖尿病飲食和作適量運動,這是絕對有機會改善前期糖尿病飲食和避免確診患上糖尿病。 我們好高興邀請到內分泌和糖尿專科醫生,陳諾醫生,為我們講解一下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到達前期糖尿病的灰色地帶,甚至有前期糖尿病,從而防止病情惡化和令身體回復正常。醫生更透露脂肪肝是糖尿前兆之一。 受訪嘉賓:陳諾醫生(內分泌和糖尿專科)


陳諾醫生分享看法糖尿病飲食控制要訣:


其實糖尿病的診斷是靠數字,需要抽血檢查正常人的血糖需要低過5.6是指空腹血糖低過5.6 mmol/L。如果指數超過7 7mmol/L 以上,就算有糖尿病5.6到7這個階段其實是一個灰色地帶如果病人空腹血糖是6.2mmol/L。其實算是屬於有前期糖尿病這類的患者很多前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會演變成真正的糖尿病。這和脂肪肝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前期糖尿病的病人應該當糖尿病處理應該控制自身體重。如果是肥胖的患者飲食方面 ,少吃澱粉質戒甜食 ,水果也不要吃太多還要定時做運動。




營養寶庫 / 健康飲食 / 三高

Comments


bottom of page